鹿的越冬期包括配種恢復期和生茸前期兩個階段。此期一般從11月中旬至翌年3月末,正值冬季和初春。
配種恢復期的飼養 種公鹿經過兩個月的配種,體重出現明顯下降,體質瘦弱,胃容積明顯縮小,縮腹。非配種公鹿體重也會有所下降,比秋季下降15%~20%。此期公鹿的生理特點是:性活動逐漸低落,食欲和消化機能相應提高,熱能消耗較多。根據這一特點,配制日糧時,要求逐漸加大日糧容積,提高熱能飼料的比例。日糧要以粗飼料為主,精飼料為輔,同時必須供給一定數量的蛋白質飼料或非蛋白氮飼料,以滿足瘤胃中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需要。在精飼料中,蛋白質飼料占20%左右,精飼料日喂量梅花公鹿為0.8~1.2千克,馬鹿為1.2~1.8千克。
生茸前期的飼料 此期公鹿性活動停止,食欲和消化機能已完全正常,并為生茸貯備營養物質。其日糧應以干粗飼料和青貯玉米為主,精飼料為輔。精飼料配比中應逐漸增加蛋白質飼料的比例,豆餅類飼料應占20%~25%,精飼料喂量也要比恢復期有所增加,每只每天喂量梅花公鹿為1.2~1.5千克,馬鹿為1.8~2.5千克。公鹿白天喂精料2次,粗飼料2~3次,夜間加喂1次粗飼料。此外,越冬期一般以干粗飼料和青貯飼料為主,但長期飼喂青貯飼料會引起瘤胃酸度過大,從而破壞瘤胃微生物的正常繁殖。所以,要在精飼料中定期、定量添加碳酸氫鈉,以中和過量的酸,維持瘤胃內正常的氫離子濃度。